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 : 纪昀

本书为清代文言笔记小说集。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乾隆时人。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篆官,篆定《四库全书总白提要》,受到乾隆皇帝嘉奖。本书主是纪昀流放乌鲁木齐期间所作的笔记小说集,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其中作品或表现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或用辛辣痛切的语言对吏治的黑暗,腐败,以及官员贪赃枉法丑行予以抨击,对社会的种种弊病,以及世态人情的浇薄、奸诈等等进行喇讽和指斥;或对道学家的拘迂、虚伪给以深刻揭露。还有几篇不怕鬼的故事,写来饶有趣昧,脍炙人口。此外,书中对异域的描绘,文笔清新,引入入胜。纪昀有意模仿亚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尚质黜华,简雅隽永。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曾给予较高评价:“凡侧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阅微草堂笔记》清代文言小说中的重要作。其历史地位及对清代小说发展的影响,仅次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可惜的是,这部传奇著作,因一些历史原因,发生了重大灾难,原稿遗失殆尽,纪昀凭借自己的记忆,重新写过,虽成《阅微草堂笔记》,但终有大量疏漏。这一灾难在今天看来,也算是我国文学历史上较为惨痛的一次。《阅微草堂笔记》就目录来看,分为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数章。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世说新语

作者 : 刘义庆

《世说新语》 南北朝时期记述后汉至南朝刘宋人物的遗闻轶事的杂史。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撰,梁刘峻(字孝标)注。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家。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刘义庆门下聚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刘孝标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五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随例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齐永明四年(486)还江南,曾参加翻译佛经。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所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孝标征引繁富,引用的书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还有马瑞志的英文译本、目加田诚等的多种日文译本和法文译本。..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从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采。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大。

最近更新 2019-11-21

唐诗三百首(中英对照)

作者 : 蘅塘退士 陈婉俊

中国唐诗中最好的选本之一古代成功的儿童启蒙教材几百年家喻户晓的读本中国文化史上的长久之谜审阅中国文化的优秀媒介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流传最广、读者最多的唐诗选本

最近更新 2019-11-21

荡寇志

作者 : 俞万春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浙江绍兴人俞万春完成了《荡寇志》。它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不少篇章几乎直追《水浒》本传,同时,它又让深得人们崇敬喜爱的梁山英雄一个个身死非命,无一幸免,其居心之狠毒也令人侧目。俞万春续的《水浒传》是金圣叹评点的七十回来,他的思想与二百年前的金圣叹是一脉相承的。他塑造了法术高强的陈希真、陈丽卿父女及云龙彪、刘慧娘等智勇双全、全忠全孝的形象,让他们去辅佐张叔夜围巢梁山,把一百单八将尽数擒拿杀光,其剥去也永世不得翻身,体现了“尊王灭寇”的宗旨。金圣叹是腰斩《水浒》,而俞成春更是扫荡了《水浒》。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书中造事行文,有时几欲摩前传之垒,采录景象亦颇有施、罗所未试者,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盖差为佼佼者矣。这部小说就是一个历史的标本,它能够让我们对中国封建时代的思想和文化有深刻的了解。

最近更新 2019-11-21

杜甫诗全集

作者 : 杜甫

杜甫写他的时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满血泪。沉郁悲哀,但是读者读了他的诗,并不因而情绪低沉,反倒常常精神焕发,意气高昂:这是什么原故呢?主要是他那百折不回的乐观精神在字里行间感染着读者。

最近更新 2019-11-21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作者 : 曹雪芹

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次出版的甲戌本《红楼梦》的校订本。本书与通行印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从中窥见曹雪芹生前创作这部小说的早期原貌并可直接品味到作者的红颜知己脂砚斋在甲戌原稿本上留下的1600余条珍贵批语。本书所据底本,由胡适先生1927年发现收藏,现藏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今据1961年台湾首次面市的影印本校点排印,并悉数收录了原底本及影印本上有关此本的各种资料

最近更新 2019-11-21

红楼梦

作者 : 曹雪芹

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本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最近更新 2019-11-21

今古奇观

作者 : 抱瓮老人

《今古奇观》成书于明朝末年,是明末抱瓮老人从“三言”“二拍”里选出来的一部话本选集,三百多年来,这部白话短篇小说选集在社会上非常流行,传布很广。在“三言”“二拍”不太容易看到的时期,人们还可以从《今古奇观》中窥见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面貌的一斑。这部选集,共选了四十篇。其中选自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古今小说一刻)》中的共八篇,《警世通言》中的共十篇,《醒世恒言》中的共十一篇。选自凌濛初编著的《拍案惊奇初刻》中的共八篇,《拍案惊奇二刻》中的共三篇,刊行于世。这四十篇,大体上体现了“三言”“二拍”的主要精神,包括了其中许多较优秀的作品。编选者抱瓮老人除了精心选择以外,对于文字内容,也分别作了一些必要的增删、润饰。其中的故事、小说包罗万象、涵盖古今,既有大气磅礴的历史变迁,也有荡气回肠的人生际遇;既有缠绵悱恻的真挚情感,也有生动细腻的云雨之情;这些故事直到今天依然令人津津乐道、乐此不疲,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畅销书龙虎榜”。在选取标准上,大致有四:“一曰著果报,二曰明劝惩,三曰情节新奇,四曰故典琐闻,可资谈助”。清朝初年,三言和二拍曾湮没不彰,《今古奇观》成了流传最广的古代白话小说集,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可以说《今古奇观》是“三言”“二拍”的简本,也可以说是过去流传已久的一部较好的白话短篇小说选集。这部选集中的作品,从各个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有些作品,虽与市民无关,但却是从市民的眼光去理解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几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读起来,还觉得亲切有味,娓娓动人,而被作者们沁人心脾的艺术笔触所吸引。

最近更新 2019-11-21

官场现形记

作者 : 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晚清作家李伯元著,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也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为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共60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官场现形记》从中举捐官的下层士子赵温和佐杂小官钱典史写起,联缀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长史、省级藩台、钦差大臣以至军机、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们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画卷。书中一些章节如制台见洋人等,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读来令人捧腹。该书以暴露清朝官场黑暗腐朽为主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展示了清廷官员上自中堂、巡抚、总督,下至道台、知县、统领、典吏等一幅百丑图。这群吸血虫对内作威作福,巧取豪夺,草菅人命,残害百姓;对外奴额婢膝,投降卖国。他们视钱如命,以“千里做官只为财”为信条,公开卖官鬻爵,假公济私,贪污受贿,克扣军饷,贩卖人口,到了不择手段、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争名夺利,为了追求升官发财,对上阿谀奉承,投其所好,而相互之间,或狼狈为奸,相荣相卫,为我所用;或尔虞我诈,设陷倾轧,排除异己。他们穷奢极欲,纸醉金迷,吸毒狂赌,纳妾嫖娼,丧尽天良。全书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貌。看了此书,使人感到清朝的灭亡,势在必然。虽然作者在书中自称,专门指摘为官者的坏处,以使他们知过改过,“戒其为非”,“引之为善”。但是作者这种良好的愿望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另外,作者对农民起义持否定态度,诬蔑太平天国革命和义和团运动。面,都体现了作者的时代局限性和改良主义思想。本书是一部专门揭露官场黑暗的小说。它从地方到中央,从州县衙门的令尹衙役到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作了全方位的总体剖析和透视,对各级大小官吏作了普遍的绘声绘色的描述,它不但写出了大批形形色色道德败坏的贪官污吏,而且写出了清末卖官鬻爵、招权纳贿的官场运动机制。

最近更新 2019-11-21

周易全解

作者 : 金景芳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谋略中之谋略。从《周易》中,哲学家看到辩证思维,史学家看到历史兴衰,政治家看到治世方略,军事家可参悟兵法,企业家亦可从中找到经营的方法,同样,芸芸众生也可将其视为为人处世、提高修养的不二法宝。

最近更新 2019-11-21

镜花缘

作者 : 李汝珍

班志称小说家流出于稗官,如淳注谓王者欲知阊巷风俗,立稗官使称说之,此古义也。乃坊肆所行杂书,妄题为第几才子,其所描写,不过浑敦穷奇面目。即或阐扬盛节,点缀闲情,又类土饭尘羹,味同嚼蜡,余尝目为不才子,似非过论。昔王临川答曾南丰书,谓小说无所不读,然后能知大体;而《续文献通考》《经籍》一门,亦采及《琵琶》、《荆钗》,岂非以其言孝言忠,宜风宜雅,正人心,厚风俗,合于古者稗官之义哉!《镜花缘》一书,相传北平李氏以十馀年之力成之,观者咸谓有益风化。惜向无镌本,传抄既久,鲁鱼滋甚。近有同志辑而付之梨枣。是书无一字拾他人牙慧,无一处落前人窠臼。枕经胙史,子秀集华,兼贯九流,旁涉百戏,聪明绝世,异境天开。即饮程乡千里之酒,而手此一编,定能驱遣睡魔,虽包孝肃笑比河清,读之必当喷饭。综其体要,语近滑稽,而意主劝善。且津逮渊富,足裨见闻。昔人称其正不入腐,奇不入幻,另具一副手眼,另出一种笔墨,为虞初九百中独开生面、雅俗共赏之作。知言哉!辄述此语,以质之天下真才子、喜读是书者。悔修居士石华撰。

最近更新 2019-11-21

白居易诗全集

作者 : 白居易

白居易的诗,自少年时代便写得很好。16岁时野火春风之句,已成为千古名句。最为出名,堪称中国古代诗歌杰作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是他35岁为周至县尉时作。该诗以民间流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加以虚构,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动人,被评论家认为是唐代歌行体长诗中最好的一首,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这首诗里,他敢于批评唐玄宗的荒淫。至有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等语。后面描写两人之深情,既微有讽刺,又饱含哀怜。说及生离死别的情形,笔锋颇常感情。全诗从曲曲折折的故事中兴起层层波澜,感情充沛复杂,读之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他45岁时所作另一首歌行体长诗《琵琶引》,也是同样受到人们高度评价的诗。他被贬作江州司马后,在浔阳江头和友人话别,舟中离别酒筵上,感伤之中,忽听邻船有弹琵琶声,移船相邀,原来是一位年老色衰、独守空船的歌妓,也有无限愁绪,借琵琶寄托幽怨。白居易听了她的身世,不仅深为同情,而且因之想到自己的不幸,因而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便作了这首可与《长恨歌》媲美的长诗。前面叙歌妓的生平状况、可悲身世,后面以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转而写己,最后云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司马青衫,因此也成典故。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很多优点,描写细致,音节和谐,尤其描写琵琶声音那一段,真是令人一唱三叹。而最重要的,还是感情的真挚。这两首长诗,是白居易留给后人的无价瑰宝。

最近更新 2019-11-21

好逑传

作者 : 名教中人

《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坊本亦名《第二才子好逑传》,全书十八回,不署撰人,题“名教中人编次”。据康熙、乾隆间人夏二铭《野叟曝言》载:《好逑传》“版清纸白,前首绣像十分工致”,可知该书早在清初已刊行于世。是书创作时间当更早,学者多认为作于明代。夏二铭所见本久已失传。今天见者,有独处轩藏版大字本、萃芳楼藏版本、凌云阁梓本、三让堂刊小字本、焕文堂刊本等。该书十八世纪传欧洲,译为多国文字,歌德等文学家阅后颇为称颂。在十八世经、十九世纪的欧洲,如果你问一位学者或作家,他所了解的中国最优秀的小说是哪一部,那么,他一定会告诉你,是《好逑传》。《好逑传》的书名取自《诗经》第一篇《国风·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意。全书十八回讲述的是铁中玉和水冰心的爱情故事。二个在患难相助之中,互通情愫,却又谨守礼义大防,最终御赐婚姻,终成“好逑”。吴航野客在《驻春园小史》中评论道:《好逑传》别具机杼,摆脱俗韵,如秦系编师,亦能自树赤帜。”一向对才子佳人说颇多微辞的鱼讯先生在谈到《好逑传》时,说它“文辞较佳,人物之性格亦稍异”。本书据独处轩藏版本校点,参校萃芳楼藏版本。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1/7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