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决战昌都:解放战争档案

作者 : 林可行

失去西藏中国四川的腹地就会暴露无疑,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遮挡,长江三角洲等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不会是一片荒漠……

最近更新 2019-11-21

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

作者 : 姚有志 李庆山

在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全国抗战中,八路军用土枪土炮在敌后战场,同凶恶的用机械化装备武装起来的日伪军作战近10万次,歼灭日伪军124万余人,同时八路军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先后共伤亡损失40余万人。在残酷、激烈的生死较量中,意志、品质、智慧、谋略、勇气、胆识等精神都会在其中得以充分的展现和检验。因此,从八路军的战役战斗中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感知到八路军的精神,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益。本书从八路军近10万次战役战斗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20大战役,其中既有全民族同仇敌忾、齐声杀敌宏大场面的记叙,又有敌后游击某一战斗细节的具体描述,既有对当时影响重大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略决策内幕的披露,又有对晋东南反“九路围攻”、鲁南反“扫荡”等一般战役过程的全景纪实;既有对敌对双方围绕战役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斗争的揭示,又有战场内外、部队低层、各类人物趣闻轶事的历史回溯。另,为反映各战场抗战情况,特选取东北抗联第l路军1939年秋冬季反“讨伐”一段纪录在本书内,在此特作说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八路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悟出八路军之所以能够以劣胜优、持久胜敌的奥秘。

最近更新 2019-11-21

朝鲜战争

作者 : 王树增

朝鲜战争是一场充满现实感的战争:六十年来,朝美“战争”从未结束,还有更多的政治力量卷入。现代政治的牌局似乎六十年前就已布阵。朝鲜战争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充满现代战争的特征,既是一场国际政治的生死搏斗,又昭示人的精神的强大。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就这样被一个从来没有到过朝鲜的年轻的美国参谋在三十分钟的时间里,分割成了两半。就在前一天夜里,在战争西线清川江前线作战的中国军队事先没有任何预兆地突然消失了。自出国以来便在生死中搏斗的第三十八军的士兵们,脸上烟火斑驳,身上衣衫褴褛,他们围着这台收音机站在硝烟缭绕的公路上一动不动。那座使美军陆战一师无路可绕的桥,叫做水门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一六师三四七团七连司号员郑起于1951年9月30日收到一张红色请柬,上面写着:谨请光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5月29日晚,朝鲜中部大雨如注,看见浑身湿透的洪学智,彭德怀用最低沉的声音说:出事了。就是把六十三军打光,也要在铁原坚守十五到二十天!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最近更新 2019-11-21

大决战·辽沈战役

作者 : 袁庭栋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情况。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在北平至沈阳的铁路线,即北宁线上打响,首要目标是切断国民党向东北地区运送军队和武器弹药的运输线,形成我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关门打狗的局面。结束的时间以1948年11月1日我东北野战军进驻沈阳为标志。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所打的第一次大战役。它打出了规模,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打出了经验,打出了为以后的两大战役服务的重要基地。该次战役,不仅战胜了国民党军队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消灭了当时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共47万军队,解放了整个东北,使得全中国战场上国共双方的军力对比发生了决定性变化。

最近更新 2019-11-21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作者 : 鲁中杰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世界各大国均有翻译,并有体育竞技、企业经营管理、人际关系、领导权谋诸方面广泛应用。著名剑桥 、哈佛大学把它列为学生必修课。“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孙子兵法》据说是由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三十六计》最早的出处见之于春秋战国故事,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有修订本。鉴于,《孙子兵法》注释中军事战例较多的情况,在此书中,我们尽量压缩了军事范例的引用,而代之以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 生活中的用计范例,读来不但会让人觉得越味横生,活泼生动,而且会感到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呼呵能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二野全战事

作者 : 王钟华

1945年9月,第二野战军首先与国民党军鏖战上党、平汉,给了蒋介石当头一棒;全面内战爆发后,刘邓(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在陇海路南北先后9次与国民党军较量,9战9捷,打出了刘邓大军的赫赫威名。1947年6月,刘邓胸怀全局,勇挑重担,义无反顾挥师强渡黄河,实行中央突破,鏖战鲁西南,一举歼敌9个半旅,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千里跃进大别山,把战争引向国统区。在国民党重兵重围,内无粮草弹药补给,无后方,无后援、无友军配合,而且北方士兵不惯于南方山地,军队数量装备明显劣于敌军等等不利条件下,这支部队却进退不乱方寸,攻守均有条理,与国民党逐鹿中原,改变了全国战场的格局;在装备和人员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以“有我无敌”的气概,与国民党的精锐部队黄维兵团展开搏杀,打赢了淮海战役关键也是最艰苦的一场战役。此后,这支声名显赫的部队横渡长江,挺进西南,解放西藏,一直把五星红旗插到世界屋脊上。

最近更新 2019-11-21

华野档案

作者 : 张洪涛

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简称:华野)是在我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于1948年5月,由原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和原晋察冀野战军部队组成,是解放战争期间我军的主力部队之一。与其他“四大野战军”不同的是,中央军委没有单独建立“华北野战军”建制,只在华北军区建制下先后组建了三个野战兵团。1948年12月22日,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在东野四纵重炮团的支援下,攻克新保安,全歼敌三十五军1.6万人。12月24日,围攻张家口的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在东野四纵的支援下,以伤亡2900人的代价,歼灭张家口逃敌6.5万人,极大鼓舞了华北我军的士气。1949年2月,华北军区部队整编,其第1、第2、第3兵团依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第19、第20兵团,归中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 平津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调第19兵团(原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第20兵团(原华北军区第三兵团)与四野炮兵第一师西进,与第18兵团(原华北军区第一兵团)一道会攻太原。 4月,中共中央军委将第18、第19兵团调赴西北战场,归属第一野战军建制。 第20兵团调赴天津、塘沽和秦皇岛,担负海防任务。11月,第18兵团归第二野战军建制。

最近更新 2019-11-21

解放军横扫千军的40大战役

作者 : 姚有志 李庆山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3年多的解放战争中,是靠着勇敢顽强、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在战争中,解放军使用的大部分武器,依然是红军时期的小米加步枪,一部分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武器,而国民党军使用的主要是美式装备和100万投降日军交出的大批现代化武器,包括900多架轰炸机和战斗机,100多艘军舰,数以万计的大炮、坦克等。解放军在战初仅有野战部队61万人,地方军66万余人,国民党军则有430万人,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为3.4:1。解放军就是凭着这样的力量,在800多次主要战役战斗中,共歼敌807万余人,解放了除台、澎、金、马等岛屿以外的全部国土。本书选择并记叙了解放军在3年多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所进行的具有代表性的40个重大战役,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对主要以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国民党军队,为共和国的前途和命运而展开的生死大搏杀。通过这40个大战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中由少变多、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夺取胜利的英雄气概,在城市、据点、山头、村寨、江河湖海前仆后继、顽强拼杀的壮烈情景,在第二条战线上斗智斗勇、策敌倒戈的精彩片断,特别是比较生动地刻画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导演了震惊世界的战略大决战的高超智慧,前线将帅服从全局、果断决策、灵活指挥、身先士卒的动人情景……

最近更新 2019-11-21

终点

作者 : 石钟山

石钟山的早期作品.

最近更新 2019-11-21

老兵口述抗战2:石牌、常德、衡阳、桂林四大保卫战

作者 : 李幺傻

在珍珠港事件之后,中国远征军展开反攻之前,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都是采取守势。这时期,正面战场上比较有影响的防御战,包括石牌保卫战、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桂林保卫战。这些防御战尽管都打得惨烈悲壮,然而除了石牌保卫战外,其余的都失败了。石牌保卫战(1943年5月—6月),中国军队坚守石牌村,硬生生地斩断了日军伸向重庆的一只魔爪,保证了重庆的安全。此后,日军彻底放弃了沿着水路深入大西南的梦想。被西方军事家赞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常德保卫战(1943年11月—12月),余程万带着74军57师8000人,苦战16昼夜,抗击9万日军,几乎全军覆没,常德失守。然而,57师的坚守,为中国军队的反包围赢得时间。6日后,常德失而复得,交战双方恢复战前态势。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8月),阻挡了日军的凶猛进攻,成功粉碎了日军企图3天拿下衡阳城、7天打通西南大陆交通线的美梦。桂林保卫战(1944年10月—11月),仅战斗旬日,但守城将士在外无援兵、内无补充的情况下,面对强敌,孤军奋战,英勇抗击。被称为“最令日军胆寒的战役”。

最近更新 2019-11-21

克里姆林宫的枢机主教

作者 : 汤姆·克兰西

《克里姆林宫的枢机主教》是《猎杀“红十月”号》的续篇,汤姆·克兰西“杰克·瑞安”系列的又一力作。故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苏两国争夺星球大战计划和高科技武器优势的背景下,围绕步步紧逼的追捕和骇人听闻的审讯,以及政治阴谋、情报刺探等内容展开。当苏联发展能够在太空轨道中摧毁宇宙空间站的激光武器时,美国中央情报局遂特别动用“枢机主教”来收集“亮星”工程的绝密情报。“枢机主教”潜伏在克里姆林宫已长达三十余年,从未遭到苏联反间谍机构的怀疑,不料此次马失前蹄,落入克格勃之手。为实施营救计划,杰克•瑞安只身深入虎穴,亮出“红十月”号这一杀手锏,逼使克格勃主席救出“枢机主教”叛逃。与此同时,对苏联怀有国仇家恨的阿富汗游击队在美国的支持下,袭击“亮星”工程的实验基地;克格勃渗透进美国研制激光武器系统的“运茶快船”工程,绑架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师……中情局和克格勃围绕激光武器与导弹防御系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间谍战。从阿富汗山区到新墨西哥高原,从华盛顿到莫斯科,世界和平就掌握在克里姆林宫的“枢机主教”手中。

最近更新 2020-06-03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

作者 : 刘猛

一些刻意压制极力忘怀的经历一旦汹涌而来,就如子弹命中心脏,热血带着生命,呼啸而出。回忆击中了“小庄”,带着风声带着影子从他四周擦身而过。关于爱,关于军人,关于男人,“小庄”就这么一路走来。二十七岁的“小庄”,坐在电脑前,记起他那如梦般的岁月:新兵连,侦察连,狗头大队,维和部队;小影,陈排,苗连……17岁的大学生小庄,为了追随初恋女友而暂时休学参军,于是他有了一段异于常人的绿色军营经历。这是一部关于情感的小说,虽然很多人将其归属于军旅小说范畴,但是作者自己却将其归属情感类别的小说,那种浓郁的复杂的感情也是在国内的军旅小说当中比较少见的。通读这部《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一个敢爱敢恨、感情丰富的中国陆军特种兵小庄的形象,在这部小说当中呼之欲出。

最近更新 2019-11-21

二野十大虎将传奇

作者 : 魏白

本书是“人民军队虎将传奇”系列丛书之二。第二野战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等省边界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改编建立起来的。这支野战军初创时不到30万人,到1950年5月解放西藏时,已经发展到了120万人。与这支野战军赫赫战果相称的是,这支野战军也涌现出一些在中国战争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军事家,建国后,他当之无愧地被授予元帅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中,二野有两位(陈赓、王树声)。在全军第一次授衔时,二野还出了8位上将,27位中将,整个二野部队共出了247位将军。二野是刘伯承、邓小平麾下的雄师劲旅。魏白编著的《二野十大虎将传奇》选取了隶属这支光荣部队的10位铁血战将,将其各富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涯呈现给广大读者。他们分别是:“多彩将军”陈赓;“虎胆将军”王树声;“忠勇战将”杨勇;“中原名将”陈锡联;“再道之勇”陈再道;“‘疯子’战将”王近山;“‘千岁军’军长”秦基伟;“佛光将军”张国华;“傲骨铁汉”罗元发;“武场领军”李德生。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1/7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