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巨流河

作者 : 齐邦媛

巨流河,在清代被称为巨流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六十年来,作者读书、教书,写评论文章,却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事——郭松龄在东北家乡为厚植国力反抗军阀的兵谏;抗战初起,二十九军浴血守卫华北,牺牲之壮烈;南京大屠杀,国都化为鬼蜮的悲痛;保卫大武汉,民心觉醒,誓做决不投降的中国人之慷慨激昂;夺回台儿庄的激励;一步步攀登跋涉湘桂路、川黔路奔往重庆,绝处逢生的盼望;在四川、在滇缅公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战士的容颜,坚毅如在眼前;那一张张呼喊同胞、凝聚人心的战报、文告、号外,在作者心中仍墨迹未干……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

最近更新 2019-11-21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作者 : 卜谷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数十万白军涌来,蹂躏着曾名为中央苏区的这块红土地。一部分女红军、女干部、孕妇等被留了下来,她们陷入痛苦的深渊。因为参加革命,她们遭受比革命前更悲惨的境遇。熬过屈辱、奸污、酷刑……那曾经的追求,让她们用一生的赤诚,书写人类最悲壮的历史。《红军留下的女人们》通过14组妇女极富传奇色彩的身世,展示了曾经发生的那场革命延续中至今鲜为人知的一面。其中有:少共中央局书记李才莲的妻子9岁做童养媳,用80多个春秋,抒写人类最漫长的爱情等待,至今90多岁还在等待;毛泽东的小姨子贺怡身怀重孕,留在赣州经历三灾六难;陆定一的妻子、女儿流落民间,演绎出悲欢离合半个多世纪的寻找;与瞿秋白一块被捕的两个女人,一个误死,一个冤狱27载;有的眼睛被弄瞎;有的被迫改嫁:有的被逼为“匪”……更多的女人,是经历了特殊事件的普通女人。这是那场战争的另一个战场。尽管女人们在同一条战线上战斗,却没有两个人经历过一场完全相同的战争。跌宕起伏,生死线上挣扎的女人;曲折离奇,血泊中爬行的女人,苦难的命运绽放出艳丽的苦花。作者简介:卜谷,原名卜利民,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现任江西省赣州市文学院院长,江西省作协理事,赣州市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少共国际师》,中篇、短篇小说合集《神窑》,长篇影视小说《曾山与苏维埃》,长篇纪实文学《走歌的红妹子》、《红军妹子》、《红军留下的女人们》,长篇传记文学《良心树》,长篇报告文学《给你一个吉祥》、《抗冰万里》等各类文学作品300多万字。

最近更新 2019-11-21

西行漫记

作者 : 埃德加·斯诺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由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1938年2月在上海出版中译本时,由于当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西行漫记》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西行漫记》,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越战争秘录

作者 : 金辉 张惠生 张卫明

本著作披露了中越战争爆发的真实背景,有力的反映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各种苦难,是不可多得的战争记录著作。金辉,1954年出生,河北唐山人。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3年应征入伍,历任河北省军区独立师战士、报道员、见习干事,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干事,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纪实文学《中越战争秘录》(合作)等。报告文学《恸问苍冥——日军侵华暴行备忘录》获鲁迅文学奖、全国1995年~1996年优秀报告文学奖、第五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长篇散文《西藏墨脱的诱惑》获第六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张惠生,1968年入伍,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现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凯旋梦》、长篇报告文学《兵魂》、长篇纪实文学《中越战争秘录》(合作)等,作品曾获第一届“夏衍电影文学奖”、第三届、第四届、第七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二等奖。张卫明,1950年出生,山西榆社人。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炮兵三十五团八连战士、团政治处报道员、宣传干事、指导员,二十四军政治部新闻干事,现为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城门》(三卷)、《英雄殇》,小说集《爱与恨的交织》,中短篇小说《双兔傍地走》、《铁盾零二》、《儿子睡中间》、《英雄圈》等,长篇纪实文学《中越战争秘录》、《血对西藏说》、《华北大演习》、《华益慰故事》等。作品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夏衍电影文学奖等30余项。

最近更新 2019-11-21

揭底山西煤老板

作者 : 山西病人

“山西煤老板”,如果你在网上搜索,敲下这几个字的时候,以下一些词汇会高频率地弹到你的眼前:挥金如土,悍马,“二奶”,买群楼,大字不识,暴富,原罪,……曾有报道:山西临汾一位煤老板为了显示其能量,在晚上11点多带着记者来到某政府小区,然后打电话给当地一位官员,以命令的口吻让他马上下楼来见他,该官员随后身着睡衣来到楼下。那位煤老板向记者炫耀说:“我不害怕政府部门找我,我害怕的是他不来找我,只要他来找我,我就可以用钱搞定他。”煤老板一度嚣张若此!同时,在我们把目光都聚焦在煤老板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被我们忽视的群体——煤炭工人。在煤老板一层一层购楼,或者拿着大袋大袋现金去买豪车的时候,那些人正在脚下暗无天日的地方,用血用汗用命去为煤老板们带来滚滚财富。矿难阴霾在这块土地上阴魂不散。为什么煤炭工人都知道采煤要担上生命的风险,还要去?矿难发生,矿主跑了,剩下的是没有希望的人们,过着惨淡的生活,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新一代的矿工,这批年轻人没怎么上学,空有力气没有出路,想谈恋爱没有资本,想做生意没有关系,只能下煤矿采煤的生活。他们身上反射了底层新一代年轻人的迷惘和无奈。在一块黑色的煤炭身上,几乎凝缩着中国经济转型最尖锐的问题——权钱交易、资源和环境被毁灭性地破坏,底层缺少保障……现在的煤炭产业整合,是否能解决这些问题,考验着我们。本书作者用最犀利的笔撕开鲜为人知的行业黑幕,披露煤老板挥金如土的财富真相,揭示底层群体不为人知的真实生活。江湖无限险恶,也挡不住本作问世!

最近更新 2019-11-21

逃离北上广Ⅰ·北京太势利

作者 : 苏言 闵唯

和你一起看穿一个势利的北京。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但和说教无关,它读起来更像一份十分有趣的指南——关于北京城的“机关”和“暗道”。大家曾笑话电影《无极》里的皇城像蚊香。其实,那是陈凯歌深谙皇城的规则:北京城里就到处是圈子,大圈套着小圈,在这里奋斗一生,也可能依然找不到入口。“逃离北上广”,很流行,但不时髦,因为它沉重。《逃离北上广1:北京太势利》和压力无关,我们不发牢骚,只是讨论,讨论每一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美好地生活——而这一点,即使离开北京也可以办到,甚至可能更容易。坊间盛传:北京人看外地人,都是地方上的北京人什么都敢侃北京满大街都是“爷”北京人牛这就是北京,《逃离北上广:北京太势利》想让你们走进的就是这样的北京。这就是北京,与上海、广州、深圳一样,身患重度城市病:房价飞天、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巨大、生活成本高昂。此外,北京的首都意识、圈子文化、胡同心态,又是怎样一种独特的紧箍咒?!

最近更新 2019-11-21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作者 : 理查德·普雷斯顿

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线路连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构成网络。埃博拉已经进入网络,开始环球旅行。卡尔·约翰逊,埃博拉病毒的发现者之一,他在病毒探索史上是个大人物,发现并命名了地球上好几种最危险的病原体。“大自然并不平静,我很高兴,”他这么说,“但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咱们就当大自然很平静好了。所有怪物和猛兽都有平静的时刻。”“扎伊尔当时发生了什么?”我问。“我们抵达金沙萨的时候,那儿根本就是个疯人院,”他说,“我们知道那里的情况很糟糕,我们知道我们在和某种新病毒打交道。我们不知道它能不能像流感那样,通过空气中的悬浮液滴传播。假如埃博拉能轻易通过空气传播,今天的世界恐怕就大不一样了。”“会怎么样?”“人类会少很多。假如一种病毒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那么你想控制住它就非常困难了。我心里想,假如埃博拉具备高致死率,又能通过液滴传播,那么全世界就不存在安全的地方了。与其在伦敦歌剧院被传染,还不如去爆发中心工作呢。”“你担心那会是一次威胁整个人类的危机吗?”他盯着我。“这话什么意思?”“意思是一种能抹平人类的病毒。”“唔,我想有这个可能性——当然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我并不担心那个。更有可能的是这种病毒有能力按比例减少人口。比方说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九十。”“人类被杀死十分之九?你不担心?”他脸上闪过一丝神秘的沉思表情。“假如一种病毒能减少一个物种的密度,那么这种病毒也许还是有用的。”这就是大自然。仔细想一想,从河流到海洋,大自然充满了杀手。

最近更新 2020-05-03

暗访十年

作者 : 李幺傻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南方报业集团资深记者,十年历险,卧底各种黑暗利益集团,为底层民生利益呐喊的同时,也谱写了从蹬三轮到总编助理的励志传奇。★卧底揭秘房地产内幕和潜规则,深入探寻煤老板发家史,暴富背后,如何与暗黑相连。★煤老板这个与二奶、悍马、伟哥、矿难等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成为了财富的象征。各色人等粉墨登场,贪官、假记者、黑社会、劫匪、殓尸工……上演了一幕幕当代社会的悲喜剧。★用最危险的体验为数亿都市底层说真话中国社会问题最撼动的声音,裸陈你所不知道的社会另一面!天涯社区有史以来最火的热帖,上百家媒体关注报道,上千家网站、论坛转帖连载,触动无数网民最敏感的神经!一名北方县城的公务员辞职后,独自来到大城市打拼,一个偶然的机会,做了一名记者,开始从事记者职业中最危险的工作——暗访。在暗访中,“我”经历了种种惊心动魄的事件,一次次死里逃生,最终将种种真相揭露出来。后来,“我”来到了南方报社生活,却因为报社经营不善,失去工作,期间做过种种收入微薄的职业——蹬三轮车,做保安,卖报纸等等,而仅有的收入,还要邮寄回家中,给父亲治病。两年后,“我”被招聘进一家全国知名报社,在这里继续从事暗访工作,吃尽了千般辛苦,忍受了万般磨难,一步步从见习记者升为记者、首席记者、主任,最后干到总编助理。在励志故事的叙述中,穿插了大量的暗访故事,亲自感受了乞丐群落、代孕妈妈、妓女部落、血奴、酒托、等等不为人知的群落,讲述了一次次暗访的惊险经历,揭示了大量不为人知的事情真相,行业的潜规则,种种让人防不胜防的骗术,描摹了底层社会众生相。乞丐群落里,等级森严。老大的手下有几名打手,打手们都是乞丐群里身体强健身手矫健的青年,他们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打人,遇到钱不上缴的人,阳他们认为不听话的人,看不顺眼的人,就会大打出手。出租房里除了妓女,还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是妓女的丈夫,有的是妓女临时姘居的男友,有的是背后保护妓女的人,还有的是依靠妓女生活的人。血奴的上方是血头,血头的上方是血霸。一个血头下面有几十名血奴,一个血霸下面也有好几个血头,血头都是当地的地痞流氓,而血霸则是手眼通天,黑白两道都玩得转的人。代孕妈妈怀孕后,就必须把代孕妈妈交回公司,公司安排代孕妈妈的一切食宿,你需要按月缴纳代孕妈妈的生活费用,包括房租、吃饭、零花钱等,一月五千元代孕妈妈去医院生孩子时,你可以陪同孩子生下一周后,代孕妈妈出院,你抱走孩子了,以后两清。

最近更新 2019-11-21

最漫长的抵抗

作者 : 萨苏

这是一部军事历史类的纪实作品。本书以作者首次在日本搜集到的四百多张日方照片和地图为线索,通过对这些照片中的历史信息进行中日史料对照分析和考证,揭示了东北正规军、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地区于1931年至1945年那段艰苦不屈的抵抗经过,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研究价值。

最近更新 2019-11-21

天安门广场警卫纪实

作者 : 郭连江

天安门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是中国人民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她见证了中国近现代众多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这些历史事件有的惊心动魄,有的感慨万端,有的催人泪下,有的大快人心……作者于1970年12月入伍,在天安门广场警卫工作中亲身经历了很多重大事件。本书从一名普通警卫战士的视角,把耳闻目睹的一些历史事件的点点滴滴呈现给大家,以飨读者,并以此铭记那段在艰涩中前行的历史。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作者 : 梁晓声

本书是一部纪实性的长篇小说,真实再现了文章那个令人伤心、痛苦而又荒唐的特殊年代,表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中对人的灵魂的自我叩问。

最近更新 2019-11-21

解密中国大案Ⅱ

作者 : 丁一鹤

丁一鹤创作的《解密中国大案》系列丛书,被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称之为中国第一套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填补了年鉴式法治报道的一个空白。丁一鹤一直为此努力着,这本《解密中国大案Ⅱ》是这个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是对2007年度中国尤其是北京法院审理的大要案的梳理和呈现。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国家药监局窝案中落马的小人物、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重婚案之外,还对轰动全国的段义和杀人案、许晓刚受贿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最近更新 2019-11-21

徐州大会战·1938

作者 : 龚晓虹

1938年是中国进入全民抗战最为关键的一年。在这之前的淞沪大会战、南京保卫战相继失败,举国上下一片消沉,中国军队士气低靡。在危机关头,国民党杂牌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孙连伸、王铭章、张自忠、庞炳勋、关麟征等,在徐州地区谱写出一曲精彩纷呈的英雄赞歌,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和决心。该书披露了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故事。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1/10页)当前16条/页